這段話告訴我們,慈愛、節(jié)儉和謙遜是行為處事的準則,也是每一個道士的日常修行。
他笑著從我手里拿過一幅卷軸打開,凝視畫像片刻,臉上露出贊嘆的神色。
“真是好手筆,不知這幅畫是何人所繪?”
“哦,這是我?guī)煾府嫷??!?
“請問尊師現(xiàn)在何處?”
“他買豆油去了……”
這少年說話文縐縐的,我這一句買豆油去了,多少有點破壞氛圍,直接給他干笑了。
他又拿起兩幅畫像,打開細看,笑著說:“都很好,很不錯,恭請這一幅畫像需要多少法金?”
我跟師父在這賣很久的畫了,別人都是問多少錢一幅畫,他是第一個問恭請一幅多少法金的。
我老老實實回答:“八十?!?
他看了看攤上的畫,說道:“這里大約有十四五幅畫,我就按每幅畫一百法金來算,一共給你兩千?!?
我心說這孩子數(shù)學(xué)真不錯,我要八十他給一百,一共十四五幅畫,他給兩千,挺敗家啊……
我搖搖頭,說道:“這里一共還有十五幅畫,每幅畫八十,一共是一千二百元,師父說可以打折,你給一千就行了?!?
他又笑了起來:“你這小道長倒是老實,我多給你錢,這還不好嗎?”
我也笑了:“師父說,人的天性都是多貪多占,修行之人不能太看重這些身外之物。如果你要多給錢的話,我可以替你放在功德箱里,剛好我們修廟的錢還不夠,回頭師父也會為你供燈祈福的?!?
他點了點頭:“小道長所極是,不過我很喜歡這些畫,而且你們收的也不多,就按兩千付吧,這也是我的誠意,多了的就當(dāng)捐給廟里了?!?
說著,他拿出一疊錢遞了過來,說:“你數(shù)一下,然后幫我把這些畫包起來?!?
這人真是挺大方,那一疊錢,他數(shù)都不數(shù)。
我接過來數(shù)了一下,是兩千三,但我只收了一千二,多的仍然是還給了他。
他有點不太理解,一臉納悶的看著我。
我笑著說:“規(guī)矩就是規(guī)矩,我只收你一千的畫錢,二百替你捐給廟里,不能要你那么多錢。師父說,無功不受祿,如果平白收多了錢,人心會變,不利修行?!?
他眼中多了幾分贊許,也沒再客氣,就把錢收下,然后跟我一起把畫軸都收好打包,然后塞進了他背的大背包里。
不過這些畫軸有點太多了,好在師父只管畫,不負責(zé)裝裱,不然怎么也塞不進去。
饒是如此,這少年還是把背包里的東西倒騰了一下,騰出了一個獨立的空間,才小心翼翼地把畫軸都放在里面。
從他的動作可以看出來,他對這些畫軸還挺寶貝的,生怕壓到碰到。
這一下子,他那個背包塞的滿滿的,他心滿意足的笑了起來,然后對我說:“你師父買豆油,咋還沒回來?”
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