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位夫人娘家姓張,夫家姓傅,傅夫人聽了賈敏的話,忍不住道:“你別這么說,依我看哪,倒真有幾分可能是她所為?!?
賈敏一愣,難道傅夫人知道了什么?
轉(zhuǎn)眼一看,只見其余人等都露出疑問的神色,七嘴八舌地道:“你知道了什么?快說。咱們姐妹們這些年的情分,難道有了什么事情,還瞞著彼此不成?你說了,咱們心中有底,免得日后得罪了她,落得和敏兒一樣飽受流所擾?!?
傅夫人笑道:“我這就說,不過此事說來話長?!?
她呷了一口茶,方在眾人殷切的目光下緩緩地道:“你們都知道,我娘家和南安王府有些兒嫌隙,雖說那是十幾年前的事兒了,我大哥哥廢了一條胳膊,可如今在朝堂上南安王府還是轄制我娘家,我二哥哥至今沒有出頭之日,只是個六品的小官兒,幸而我們家老爺深得圣意,不然大爺恐怕和我二哥哥差不多一樣呢。若說不恨他們家,那是謊話,因而時常留心南安王府的動靜。狀元跨馬游街的那日,他們府里叫了人牙子去,賣了一個十來歲的小丫頭。”
眾人聽到這里,莞爾一笑,道:“莫不是那小丫頭被府上買了去?”
他們這些人家采買下人都是找那幾個有名的人牙子,因為這些人牙子都知道他們的要求,也知道該挑選什么樣的下人,真真有這家的丫頭發(fā)賣了,賣到那家的事情發(fā)生。
傅夫人搖頭笑道:“哪能呢?說得我們好像十分心胸狹窄處處盯著南安王府似的,不過我們也的確留心了,怕他們又針對我們家。可巧我們姑奶奶家的大嫂苗夫人要買丫頭,找的就是那個常去達官顯貴之家的人牙子,偏生帶了那小丫頭去,苗夫人瞧著倒好,只是小臉兒煞白,聽說人牙子賣了幾次都因她吐過血沒賣出去,我們姑奶奶當時也在,心里可憐她,又聽說是從南安王府出來的,就勸苗夫人買了下來,又叫大夫給開了藥,仔細一問才知道竟是被郡主踹到了心窩子,又被發(fā)賣了的。你們說,是為了什么?”
眾人都說不知,唯有賈敏道:“那小丫頭既被郡主所傷,必然是得罪了郡主,只是不知道一個小丫頭哪里來的膽子,竟敢得罪郡主?!?
傅夫人冷笑道:“說起來真真是天下奇聞,再沒見過這樣的女孩兒家!實話跟你們說罷,只因那郡主在狀元跨馬游街那日瞧上了狀元爺,叫那小丫頭去打聽狀元爺?shù)氖虑?,小丫頭略遲疑了一下,便被踹了心窩子!那狀元爺,可不就是你們家林大人!”
眾人大吃一驚,異口同聲地道:“不會罷?再怎么說,那郡主也是有頭有臉的人,哪能生出這等下賤心思?竟是連尋常女子都不如了?!?
她們都是原配正室,生平最恨倒不是姬妾丫頭,不合意,發(fā)賣了便是,哪怕有了身孕照樣打發(fā)出去,反而是霍燦這種欲想對她們?nèi)《馁F女最讓她們忌憚,當朝就有一貴女瞧中了一位年輕官宦,以勢壓人,整治得那官宦原配一病下世,然后那官宦便迎娶了她。
賈敏暗想,真相她已盡知,只是她不能說,偏被傅夫人所知,倒是意外之喜,隨即心中一笑,也是,她們女人家閑來無事,說的無非都是這些,往往瞞不過人。
傅夫人說道:“說出來,我都不信,何況你們?只是那小丫頭感激苗夫人和我們姑奶奶救了她一條小命兒,便事無巨細地說了,真真是郡主在酒樓里看熱鬧,瞧中了狀元爺。虧得還是王府郡主呢,打小兒知書達理的,沒想到見到一個男人,竟是規(guī)矩體統(tǒng)都不顧了,臉面也不要了。哎喲喲,有些話兒我都不想說,沒的臟了大家的耳朵?!?
她又看向賈敏,道:“我聽了流便覺得不妥,今兒來就是想提醒你一聲,免得你日后沒有防備,被她害了去,倒不曾想你也知道她針對你?!?
眾人不禁嘆息一聲,紛紛指責霍燦,又勸賈敏好生防備,別被算計了去。
同為原配正室,又素來親密無間,設身處地想一想,若是霍燦那樣的人瞧中了自己的丈夫又該如何?難道也要被逼死不成?因此頗有些同仇敵愾之意。
從林家出來,她們紛紛囑咐自己家的親眷好友,未出閣的女孩兒家遠著霍燦,免得被她壞了名聲體面,影響闔族,已為人婦的媳婦防備霍燦這類女子,丈夫生得才貌雙全的更要小心,畢竟姐兒愛俏,男人愛腥,若是把持不住,自己一輩子就完了。
京城中有頭有臉的人家就那么些,除了敵對的人家,其余多是聯(lián)絡有親,便是非親也是故友,說不定八竿子打不著的人家碰到一處,祖上也是聯(lián)過親的,因此不到半個月幾乎人人都知道了,隨即恍然大悟,緊接著一陣鄙棄,難怪那些流蜚語只針對一向循規(guī)蹈矩的賈敏,原來竟是堂堂郡主看上了賈敏的丈夫林如海林狀元公,所以要敗壞賈敏的名聲。
大家私下說這些的時候,不約而同地都瞞著南安王府,霍燦本性如此,若是叫南安王府知道他們說這些,豈不是惱羞成怒怪到他們頭上?再者南安王妃近日身體欠安,也不大出來走動,因此就更加不知道外面均已知曉霍燦所為了。
想看林家熱鬧的人不少,但是知道后,都對賈敏深感同情,看向林如海也多了幾分促狹,賈敏養(yǎng)胎,深居簡出,林如海冷著臉,半點不理會,若有人問起,他便鄭重其事地表明自己一向潔身自好,今生只有賈氏一妻,壓根兒不認得什么南安王府的郡主。
他雖然這么說,還有人問道:“尊夫人尚無子嗣,難道林大人當真不在意?”
林如海冷笑一聲,道:“兒女乃是天意,難道府上規(guī)矩,夫人無子,便要休妻另娶?”
對方無以對,他若說是,立時便成眾矢之的。
眼下書香門第尊崇儒家,有極多傳承百年以上的人家規(guī)矩十分嚴謹,有祖訓年過三十、四十歲無子方可納妾的,也有祖訓不得納妾的,乃嫌姬妾出身卑賤,有辱門風,庶子能繼承家業(yè),卻不能承繼宗祧,哪怕無子,也不肯叫姬妾生子,而是從他房過繼嗣子,以維護血統(tǒng)高貴,因夫人無子便要休棄的這種事情極其罕見,除非是根基不深的人家,不顧體統(tǒng)名聲。
林如海今日如此語,非但不會引來恥笑,反而會得一片贊譽,并不是姬妾成群才有面子,幾乎都是暴發(fā)新榮之家才會如此認為。
林家傳到林如海已是第五代,其高祖原本也是寒門出身,如今較之賈家略好,較之那些傳承數(shù)百年的世家卻又頗有不如,林如海難免也認為賢妻美妾理所當然,當然,上輩子納的幾房姬妾都是為了子嗣計,不過林如海經(jīng)歷過上輩子,見識過那些人家的規(guī)矩后,覺得那些世家更有底蘊,難怪傳承多在兩百年以上,因此他決心效仿,以此教養(yǎng)子孫。
他心里最牽掛黛玉,作為人父,他想讓黛玉嫁個好人家,希望她一輩子不必經(jīng)歷妻妾相爭的齷齪,既然他如此想,那便該以身作則,難道他自己姬妾成群,卻要女婿潔身自好不成?己所不欲勿施于人,只有自己做得到,才能更好地要求女婿。
果然,林如海此話一出,便引來無數(shù)贊譽,男人么,有的贊嘆,有的鄙棄,但是許多女眷對賈敏羨慕不已,紛紛下帖子給她,打算私下請教她如何才能讓丈夫?qū)ψ约阂恍囊灰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