草草的將這些現(xiàn)有的物資記錄完后,蘇摩連著用意念打出三個空格,將這些記載往上面彈了彈,又開始記載進入秘境后的交易需求:
“避難所附近沒有鐵礦的痕跡,作為必備物資,這次進入交易秘境時,一定要大量購買囤起來,最好能買個幾百上千單位的,這樣不至于后面窘迫”
“如果有鋼材的話也可以試著收集,到時候搭配混凝土制作成建筑材料,徹底把避難所升級成和深海避難所一樣的鋼筋混凝土結(jié)構”
“食物的話,這個不用著急,按照培養(yǎng)基的生長水平,如果只有我一個人肯定是不愁吃喝的?!?
“不過遇到能夠長期囤積起來的食物物資,倒是可以用一些不易保存的食物交換交換,當作是儲備糧”
“鹽!還得繼續(xù)收,避難所附近沒有產(chǎn)鹽的地,也沒有海水煮鹽,這東西前期便宜,最好能一次收個吃上幾年甚至十幾年的量,到時候避難所肯定發(fā)展起來了!”
“設計圖!這一次進入秘境主要的交換物品,這東西很珍貴,只要能制作出來搭配上各種神奇的模塊,就能馬上恢復科技生產(chǎn)力,直接組建一條產(chǎn)品線使得避難所能繼續(xù)走在所有人的前面”
“各種高級模塊!管它是安裝在什么上面的,只要有人賣我就收,反正到最后也會轉(zhuǎn)化成生產(chǎn)力,不會浪費”
好久沒有盤算物資和需求,這心下一合計,蘇摩倒是隱隱觸摸到了未來的科技發(fā)展趨勢。
以前的那種靠著組建大型能源發(fā)電站,然后將能源傳輸?shù)礁鱾€地方的生產(chǎn)線上,搭建基礎產(chǎn)線的方式已經(jīng)不太具備可行性了。
而且最關鍵的時間也不允許!
最起碼在頻繁的天災下,這種產(chǎn)線的抗災能力太差,可能一場普普通通的地震,就會將數(shù)十日,上百日的努力化成飛灰。
所以,想要在一百天內(nèi),將生產(chǎn)線組建起來,并且擁有健壯性,就必須依托游戲出品的各種設計圖。
利用設計圖打造出來相應的工廠后,繼續(xù)添加模塊,提高生產(chǎn)效率。
從最簡單的發(fā)電設施開始,一旦人類能夠挺過這段最糟糕的日子,成功進入電力時代。
到那時,科技將會開始井噴,各類工廠拔地而起。
用不了幾十天的發(fā)展,諸如狗頭人,獅人這種奇幻生物,就再也不是人類的對手,結(jié)局只能是被大炮火槍慢慢淹沒。
至于人類集合體能不能挺到那個時候...
“馬古留下來的信息太少了,也不知道他們當時四百多天時,有沒有避難所組建起來一條完整的生產(chǎn)線,能夠自給自足...”
從空間的角落翻出馬古的那本日記,雪天之下,蘇摩一只手護著,另一只手慢慢翻看。
馬古穿過來的那個年代,記日記算得上是一種很流行時髦的習慣,可惜馬古的文化水平應該不是很高,有很多涂改錯字。
每一句有可能夾雜著其他含義的記錄,蘇摩都嘴里來回念叨,反復品讀。
只可惜,再度翻完一遍日記后,蘇摩只能得出來一個結(jié)論:
高情商:說話直白
低情商:全是些沒有營養(yǎng)的廢話
“馬古上一次的超級降雪結(jié)束后,馬上就是洪水,而且淹沒到了他的基地,這一點倒是有很好的參考意義,我必須早點著手準備防水了,不然到時候以我的基地深度,肯定被淹!”
收回筆記本,蘇摩又反手掏出來了根據(jù)這些天地形探索,手繪出來的簡易地圖。
這張地圖比起之前黃彪一行人畫的象形地圖要精致的多。
蘇摩不僅畫出了以地底避難所為中心,附近八十公里的大型地標建筑,更是標注了地形。
按照目前的地形來估算,沿著地底避難所往東在有個十公里左右,按理說就應該是這片小盆地的核心。
“如果可以的話,最好能找到什么物件將我基地旁的地形想辦法加高一些,這樣就算有洪水來了,也能保證日常的出行!”
掏出一支筆,在地圖上,蘇摩工整的畫出了一個大圈,暫時定下了避難所周邊的發(fā)展計劃。
不過還沒等蘇摩再度按照比例精細作畫,一直警惕著的奧利奧終于發(fā)現(xiàn)了情況,低吠了兩聲。
將所有東西收回儲物空間,蘇摩迅速進入了戰(zhàn)斗狀態(tài),望遠鏡虛空一閃出現(xiàn)在了手里。
端起望遠鏡,蘇摩望向奧利奧看著的方向。
在雪地的鏡頭,赫然出現(xiàn)了一支鬼鬼祟祟的小點組成的隊伍。
“一..二..四...”
隨著地平線鏡頭的小隊慢慢拉進距離,這一次蘇摩總算隱隱約約看清楚了“敵人”的蹤跡:
“六個?好像還是人類?”
“咦,這不是之前跟著前田健人的那個狗腿子嗎?怎么跑我這里來了?”
_f